老年人專業護理機構您了解多少?
首先,讓安心護理院說說養老機構的三種方式和不同層次的意思,在這里安心護理院也只是說一下他自己的看法也不一定非常準確和全面的!
一、敬老院(home for the aged),為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社會福利事業組織,又稱養老院。敬老、愛老、尊老、養老體現了敬老院作為福利服務的宗旨!
二、而養老院呢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集體居住,并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俗話說老了養老就去養老院,如今的養老院各方面的硬件和軟件設施相當完善。
三、老年公寓 (apartment for the aged),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體能心態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備餐飲、清潔衛生、文化娛樂、緩解保健服務體系,是綜合管理的住宅類型。老年公寓對于人來說還相當于是新名詞,再慢慢的被國人所接受和認可,叫法不同,有老人公寓,長者天地,敬養院,護養院,服務中心,福利中心等等。
老年公寓是指既體現老年人居家養老,又能享受到社會提供的各種服務的老年住宅,屬于機構養老的范疇。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老年公寓企業已經很普遍了,并且出現低、中、有檔次分級。因此在老年公寓的建筑設計中,有很多方面是與普通公寓不同的,也是需要完善和規范的,比如:在高等老年公寓中,各個功能空間的大小必須控制。因為老年人在生活中,雖然衣食不操心,可是在心理上容易產生孤獨感,過大的空間容易使得老年人產生空蕩蕩的孤獨感;同時使用空間也不能過小,因為老年人在生活中,行動是很不方便的,例如下蹲,下蹲后站立,彎腰,爬高等等。過小的空間會增加這種局促感,會使得老年人覺得很壓抑,很不方便。因此老年公寓在設計中要把握幾個尺度:
優先、通道部分——在各個使用功能空間之間連接部分的過道寬度一般保持在凈寬1.8m,這樣既可以步行也可以輪椅;
第二、使用功能空間中的“安全抓桿”,老年人在行動中會有乏力感,體現在起立、下蹲比較困難,一般在需要起立、下蹲、坐、臥等地方設置與地面平行的安全抓桿兩根相對地面標高300mm和850mm左右,兩根相互垂直設置,或平行設置。
第三、樓梯設置,建筑設計專項規范《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jgj 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標準》—gb/t 50340-2003,中規定樓梯踏步寬度>=300mm,踏步高度化設計,而且在建筑層數上面也有相應的限制,例如層數不得高于3層,三層以上則需設置電梯等等。
四、老年護理院是為老年人提供集體居住,并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機構。
隨著老人年齡的增長,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種病痛,特別是中風、癱瘓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現并發癥。而家庭護理則因達不到專業的護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對于臥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家人手足無措,等送入醫院,往往延誤優先搶救時間。
一般養老院都不具備完善的緩解設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屬送往醫院看診、照料。而醫護型老年護理中心則充分體現緩解特色, 每天早上護士為老人量體溫、測血壓,并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護理。比如發現老人血糖高了,就會立即為老人調整飲食,專門制定菜譜等。讓家屬有一種合格感,讓老人有一種安全感,老年護理院一般都是集病痛防范、看診、護理和臨終關懷為一體的,主要針對身患病痛而又缺人照顧的老年人而設。它不同于一般的社會養老院加盟機構,又與普通醫院有所區別.它既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養生保健、康復看診、生活照顧、健身娛樂等養老服務,還可隨時提供緩解救助和臨終關懷。
老年護理院綜合了醫院和老年公寓的優點,彌補了醫院和老年公寓的缺陷。尤其一些慢性病痛和臥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護理院不但能享受專業員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緩解服務,而且費用也不高。萬一有緊急情況醫院也能及時搶救。從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各種檔次養老機構以發展速度之迅猛,養老機構在不斷的增加床位,以滿足銀色一族的需求,在不斷的摸索和呈現出更明了化的老年公寓,養老型,異地旅游養老型,休閑養生型,大部分的老人退休后不是注重在物質生活上,很大一部分瞄準了精神生活,為自己人生后一站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身體健康的中老年人一般會選擇異地旅游養老,既能養老又能享受生活。
現如今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養老機構也不排除市場運作,本身養老行業就是微利行業,如果養老機構一直虧損那么養老機構就會瀕臨倒閉的尷尬境地,所以養老機構市場運作是必然趨勢。政府已經意識到老人問題是21世紀的大問題,銀色浪潮席卷全球,這是一項偉大而漫長的工程,需要我們每個人努力。
? 更多詳情請點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