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后產品時代”來臨 消費大于票房消費
“后產品”美國是始祖
《e.t.外星人》、《超人》、《蝙蝠俠》、《蜘蛛俠》、《指環王》系列等電影,我們只知其票房實現目標高得驚人,而更大一筆實現目標是其“后產品”。
斯皮爾伯格的《星球大戰》系列,其在全球造成的“星球”效益,涉及到的漫畫、卡通玩具等的造型版權及其他相關產品,早已超出電影票房。《獅子王》的票房實現目標是1億美元,后產品實現目標高達6億美元,其投入僅5千萬美元。
??? 在美國,影視產業之所以在商業社會里居于高收銀產業的前列,是因為它的方法不僅在于票房實現目標,其相關產品的經營占據了很大的份額。有資料顯示,美國每年有70億美元的國內票房實現目標,其份額僅占美國電影產業的27%,電影“后產品”實現目標占73%。
?? 《英雄》小試牛刀
美國電影“后產品”也刺激了電影市場。早投入電影“后產品”的要數2002年張藝謀導的《英雄》。該片不但創造了國產影片2.5億票房一枝獨秀,在“后產品”開發上也是開了“先河”,達3000萬:1780萬元出售dvd/vcd的版權;跟蹤《英雄》拍攝的紀錄片《緣起》也以3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版權;同名小說、漫畫紅極一時;與郵票總公司合作發行人物郵票,根據片中設計的道具等等,使《英雄》正式走入院線前就已賺了不少。
之后,徐克《七劍》步其“后塵”,在電腦游戲、漫畫出版、手機游戲、形象產品開發、演藝經紀等總共7個項目上“齊頭并舉”,參與資金達到10個億。
周杰倫主演的《頭文字d》,片商開發的有灰缸、打火機、鑰匙扣、手機鏈、抱枕,其中一個正版的鑰匙扣高達8優惠。因目前已遭遇盜版,無法統計真正的銷量。
盡管如此,有關部門給出的統計還是不夠樂觀:我國電影院票房每年約為8億元人民幣,占全國電影業總實現目標的90%到95%,而“后產品”經營,僅占5-10%。
怎一個“虧”字了得,“虧”在花天價投拍的巨片,錢沒賺足。
??? 國人準備好了嗎?
“后產品”不僅在美國大行其道,2003年《哈利·波特》在上映時,中影公司引進了200多種玩具、服飾、海報、書籍、筆記本,并在影院特別開辟出哈利·波特專賣店,銷售這些商品,賺了個滿堂彩。
那么,消費自己的“電影后產品”你準備好了嗎?
a、心理準備
??? 網名叫莉莉的女孩告訴記者,她非常喜歡收集電影海報,只要是大片上映,她都會收集相關海報,她說:“很多收藏海報是限量發行,價格較高,尤其是進口原版海報,必須從上海甚至國外郵購,成本價都接近每張20優惠,因為喜歡,所以心甘情愿。”
但對“后產品”的信任度,“莉莉”有多大?在廣州某影院,只陳列出了一套《七劍》的小版寶劍模型。一個多小時,沒有一名問津者。某書城一兒童柜上,某動畫片的雙碟裝典藏禮盒亦有積塵。一些影迷認為,有的國產片“后產品”太過單調,除了vcd,便是玩偶,缺乏新意,有評論者認為:“電影后產品市場沒有培育起來,價格不是主要問題,主要還是沒有消費習慣,根本的是要把年輕、有活力、追求附加值的青少年吸引進電影院。”
?? b、市場準備
國外有專門的公仔店和電影院配套發售“后產品”,而在,幾乎買不到正版進口大片“后產品”。只有廣西南寧有一家“后產品”專賣店,成都是在個別豪華影院內設有專賣區,但品種不齊,且貨品不多。
據悉,一些國外“后產品”,許多玩家都是網絡越洋拍賣,因為在國內,有錢也未必能買到原版“后產品”。
c、信念準備
國外許多后產品因屬限量發行,一些玩家購買后主要用于收藏,以待具有價值后再做智慧之選。而目前在國內,只是買來玩而已,離智慧之選還遠。
許多電影發行商都認為后產品是個金礦,但如何開發這個金礦,還是一門學問,值得電影人思索。
關鍵詞:后產品:電影海報、音像制品、各類玩具、郵票、紀念品、電子游戲、主題公園、圖書等等與電影有關的衍生產品。
??? 后產品價格一枝獨秀
《星球大戰》中obi-wan用的光劍:550優惠
? 特別提示
告訴你一個數據你相信嗎?在美國,每年電影票房實現目標70億,而“電影后產品”就有約190億,幾乎是電影票房的3倍。只顧票房的電影似有所領悟,于是,從《英雄》、《七劍》開始,尤其是即將上映的《再說一次我愛你》,電影人在開始賣電影票的同時,也同步開賣與這部電影相關的玩具、郵票、紀念品、電子游戲、圖書等等。近日不少業內人士預言:電影步入“電影后產品時代”。
?? 《加勒比海盜》系列
?? 《變形金剛》系列
?? 《異性》系列
?? 《諸神之戰》美杜莎
?? 《3d西游記》11月份上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