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涌現新模式,隨著視頻技術駕馭東風
2006年已經被定義為視頻誕生元年,這一年的視頻網站由年初的20余家激增到250 多家。網絡視頻成為風投的潮流加盟機構的新寵兒,youtube成為it創業者們朝拜的對象。然而,此時的視頻網站硬傷眾多:新媒體特征不明顯,模式處于上下求索階段,節目混亂。2008年北京奧運會過后,困擾視頻網站的多個難題一一解開。視頻牌照的發放將整個行業秩序規范整理;奧運的召開也再次說明了視頻網站的力量。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北京奧運傳播研究報告顯示,網絡視頻借此次奧運的授權,突破了行業發展瓶頸,得以進入行業成熟期。
如果說2008年是視頻網站的春天,那么2009就可以被認為是視頻網站的初夏。正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剛所說,縱觀2009年,涌現出數以萬計的視頻廣告案例,視頻營銷采用的廣告形式令人眼花繚亂。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正是諸多行業拓荒者對視頻廣告不斷運用、不斷優化所致,廣告市場正在出現規模擴張態勢。與此同時,以視頻播放量和品牌展示次數等關鍵數據為基準的作用評估體系逐漸形成,被廣泛運用到視頻廣告的操作實驗中。2009年,對視頻廣告而言,是名副其實的突破的一年。目前網絡視頻營銷主要有三種模式:視頻貼片廣告、視頻病毒營銷、ugc 模式和視頻互動模式。這些基礎模式已經被企業多次運用,并且涌現出大量成功案例。隨著視頻技術和范圍的擴展,新的營銷模式也正在不斷涌現。
網絡視頻用戶對視頻具有強大的指數式傳播效應,有高達 89.4% 受眾表示會把喜歡的網絡視頻推薦給自己的朋友或同事,這正是視頻分享“病毒式”營銷中指數式傳播的體現。在視頻網站上,廣告主可以采用“造勢”或“借勢”兩種方式進行商業營銷。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視頻營銷內容為王的特性讓其成為一把雙刃劍。內容的策略和創意是對廣告主很大的挑戰,如何制作出迎合社會潮流加盟發展趨勢的內容,而在不增加商業化展示的基礎上讓營銷的信息被廣泛的傳播并接受,是營銷的重點。而傳播合作模式,隨著技術的創立也在不斷的發展,或許video 2.0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