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股份:商業銀行市場管控的幾條建議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以及資本項目的逐步開放,特別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國銀行業市場明顯增大,加強市場防控變得愈加重要。要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市場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對市場管理體系的評價和定期審查機制,確保對各級行的市場實施監管,切實提高市場管理水平。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以及資本項目的逐步開放,特別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國銀行業市場明顯增大,加強市場防控變得愈加重要。
市場管理中的缺陷
(一)市場管理體系不健全。銀行管理根本的措施是要在內部建立的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一整套管理政策和程序,將的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與全行的戰略規劃、業務決策和財務預算等經營管理活動有機地融合,而構建的市場管控體系是商業銀行管理市場的基礎和前提。但是,相對于信用和流動性,我國商業銀行在市場管理上還處于起步階段,也是管理體系中為薄弱的領域之一。
(二)技術開發運用滯后。市場管理涉及很多制度和技術上的問題,如對金融市場不斷推出的各類外匯、有價證券及其衍生產品的了解和認識;對各類市場包括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的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方法的學習和掌握;特別是對管理模型和方法的開發運用、基礎數據的采集、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組織結構的調整等,對我國商業銀行來講,這都需要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逐步學習、掌握和完善。
(三)資金產品交易數據儲備不足且質量不高。交易數據的完整和準確是市場管理的基礎要素。無論使用的管理方法有多么先進,計量模型有多么可靠,如果基礎數據來源出現問題,都會出現“垃圾進,垃圾出”的結果,可能導致整個市場管理的失效。
(四)金融產品定價估值能力偏低。金融產品定價估值是計量市場的重要指標——價值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尚不具備結構性金融產品和金融衍生品的定價能力,交易也以代客交易為主,單純依靠外資銀行的報價。另外,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采用國外金融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成熟軟件產品,這些外購的軟件產品的定價估值模塊往往對我國商業銀行形成“黑盒子”,即我們只知道系統輸入和輸出是什么,無法知道其中的原理究竟如何。而且這些解決方案對有關人民幣的金融產品往往也是“水土不服”。
(五)市場數據采集篩選困難、來源單一。市場數據的選取和使用是定價估值的基礎。只有收集國際國內金融市場數據,將金融產品與相應市場數據匹配,完成對所有組合中所有產品的估值,并計算出按照市值計算的各智慧之選組合的損益情況,才能為監控市場提供有力的支持。若直接使用,這些市場數據就存在缺失或嚴重失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