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證券化與金融
資產證券化是指將存在的具有穩定未來現金流的非證券化資產集中起來,進行重新組合,據此發行證券的過程和技術。由于資產證券化可以地把信用轉換為市場,使得以分散,降低了累積的可能性。
因此,它在化解金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證券化時代之前,存款和借錢是商業銀行形成負債和資產的基本工具。從銀行的角度看,存款人交付的都是同質的資金來源,只要銀行不收到假鈔,存款人其它方面的品質對于銀行來說是無關大局的。
也就是說,存款人對于銀行來說具有充分信息。但從存款人的角度看,銀行的資產質量、管理能力等品質,卻極不容易被充分觀察到;或者即使能夠被觀察,卻因成本太高,小額存款人缺乏充分的積極性去觀察。
因此,存款人對銀行不具有充分信息。存款工具的這種信息不對稱特征在競爭環境的渲染下,會直接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的產生。例如,缺乏穩健精神、程度較高的銀行由于其潛在的收效能力相應較高,往往愿意為資金來源支付更高的利息,而由于銀行的內在品質難以被觀察,將被存款人視為同質的機構,從而使資金在高利率的吸引下大量流入該類偏好程度較高的銀行,產生逆向選擇。
同時,由于該類銀行的資金成本較高,又會進一步刺激其將資金投向更高的領域,并且由于銀行沒有向存款人披露資產質量的義務,該類行為會不斷強化,形成嚴重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