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超數忘本質,順潮風耳朵冒險差點失命
從美學角度來說,打耳洞是屬于打扮的范疇。從潮流加盟行業的行情來說,打耳洞是一種流行,但一旦一只耳朵上打數十個小洞,從耳垂一直延續到耳廓,“這樣就容易引發感染,如果耳軟骨壞死,耳朵就沒了”。本月14日,武警醫院耳鼻咽喉中心接診了這樣一位患者,醫生稱,幸虧就診及時,否則難保全耳。
22歲的小張一年前開始打耳洞,剛開始時耳垂部位經常出現流血、出膿的現象,耳洞有積膿,隨后自行擦酒精消腫。在一年的時間里,在兩耳上各打了五個耳洞,其中耳垂兩個,耳廓上三個,都戴上耳針裝飾,覺得很時尚很潮很酷。半個月前,她又頗費心思選購了一對款式新穎的耳環,但意想不到的是,戴上那對耳環后,耳洞處就很癢,之后,耳朵開始紅腫,并不時有血膿從破損處流出。
接診醫生看著小張紅腫的耳朵說,這是感染導致的紅腫與血膿。“幸好你及時來看,否則耳朵難保”。
醫生進一步解釋,耳洞可以打在耳垂處,但不能在耳軟骨部位,耳軟骨血管少,血液循環差,容易發生感染,一旦感染形成膿腫,發展為耳廓化膿性軟骨膜炎,化膿后,膿液積聚在軟骨和軟骨之間,軟骨因供血障礙而逐漸壞死,影響耳廓正常形態和生理功能,這樣就有失去耳朵的可能,這樣的病例在門診接診中并不少見。
“打耳洞并非人人都可以,對于瘢痕體質的人來說,建議很好不要打耳洞,不利于傷口的恢復,而且易出現增生現象。”醫生表示,門診接診中,曾有瘢痕性體質患者打耳洞后,耳朵長出像葡萄大小的肉瘤,看上去就像耳朵處掛了一串葡萄,這是病理性瘢痕。耳垂瘢痕增大,需手術看診,若復發,需再手術。因此強調,瘢痕體質者慎打耳洞。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要有個度,不要盲目的加盟到不適合自己的潮流中,不但沒有達到美化的感覺,還可能傷了自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