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社區興新潮,輕松擁有貼心“好鄰居”
看著大街上的人來人往,不一樣的人群不一樣的生活圈。人人都有追求,想在這個世界中一展風采。趕潮流是一種形式,對于潮流加盟行業來說,對潮流創立勢在必得。服裝是人們追求潮流的一大焦點,就拿服裝社區店的興起說明,消費者越來越需要一種可以貼近、體驗的有形消費空間。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社區服裝店更適合外貿雜貨或者家居服裝類,如果要做品牌服裝,充其量也只能是品牌的折扣店,處理一些過季和庫存產品。但目前看來,情況并非如此。一些定位中高端的服裝品牌,也開始進軍社區。
從運營成本方面看,社區店的運營成本遠比商場低,店鋪智慧之選經營率相對較高。對于大多數品牌而言,如果品牌進駐商場,很難做到不參加商場的任何活動。而且,在折扣的制定上品牌需要依據商場整體的折扣計劃進行。從品牌形象建設和品牌文化展示而言,社區店有更大的空間進行加盟品牌形象與文化的展示。在商場當中,受制于商場整體的營業面積,使品牌形象的展示、整體貨品的展示等都受到一定的制約。在面積充裕的社區店里,服裝品牌的產品系列、產品陳列、品牌形象等都能被更好地展示。社區店可以依據品牌的形象宣傳需要和推廣需要,自行在店鋪當中張貼產品海報等,可以多方面、深入地進行品牌形象宣傳。
社區店對于品牌來說一律是非常有潛力的新商業銷售渠道。老的商業區是在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它們在人流、商業集中度等方面都占有優勢。
由于主要依靠社區周圍人流和固定客戶,服務和口碑便成了營銷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社區店生存的關鍵便是想盡一切辦法,用更具針對性、更為貼心、近距離的服務套牢新老顧客。
在日趨多元化的渠道建設當中,這種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讓品牌目標消費更有針對性的“好鄰居”式的開店模式,不僅節約成本,還能解決消費者的距離感,同時還大大節省了消費者的購物時間,給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購物服務和消費體驗。社區店的興起,無疑說明,消費者越來越需要一種可以貼近、體驗的有形消費空間,社區商業正成為服裝品牌銷售渠道多樣化的體現和一種新的嘗試。
社區店也并非適合所有的品牌。當地經濟發展、市場發育以及消費者偏好等情況如何?社區的消費群體是否符合品牌的消費群體?怎樣進行企業未來的業態定位和業態組合?……這些恐怕是每一個準備進軍社區的品牌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企業必須根據品牌的自身業務和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渠道,而不是盲目跟風,或是僅僅停留于“社區店”的概念炒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