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生活,從改裝預示另一種態度
對于汽車改裝,目前大多數人是一種深惡痛絕的態度,往往將其與“街頭飆車”、“非法改裝”、“公路暴走”等詞語聯系在一起,一些惡性的交通事件也因為駕駛改裝車結果而變得事態升級、無形夸大。實際上,這是汽車合法改裝業的誤區,那么,什么時候汽車改裝才能變成合法改裝呢?改裝難道只是為了飆車?為了獲得讓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懸于一線的快感?其實,車輛改裝的目的非常簡單而純粹,就是為了提升車輛的綜合性能,其中當然包括功能性能。
為什么好好的汽車要改裝? 難道是汽車設計有問題?難道是汽車設計、內部格局不能滿足特殊、個性化需求?全都是,需要補充的是,一個有沒有汽車改裝業,是汽車產業鏈的完整與否、強盛與否,也是汽車文化的成熟度系數。
隨后,“賽歐”喊著“十萬元家轎”的口號開始走近大眾的生活,慢慢的隨著車型種類的日益增多,個人用戶汽車保有量的飛速增長,諸如“汽車生活”、“自駕車旅行”等的生活理念開始風靡全國。其實這就是汽車文化的進步,而汽車改裝也是在汽車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會出現的。問題不是如何阻止和遏制,而是尋找正確引導和規范的方法。
造成今日國人對于改裝車存在偏見的原因有很多,確實有一部分人開著改裝車在馬路上“橫行”,而大家看不見 人,看見的只有改裝車,所以罪過自然也就延伸到車上。而正是那些不顧他人安全、沒有道德的人,造成了大多數事故。
車輛改裝在國外一些發達已經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不但可以為汽車產業帶來豐厚而客觀的收銀,豐富汽車產業生態鏈條、拉動內需、解決就業、給下一代汽車從創意、設計上帶來“時裝秀”…更可以帶動本國的汽車文化發展,從而刺激汽車工業的設計發展。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而在,由于種種原因,改裝車已經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似乎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走在汽車文化前沿的那些“潮人”,也被誤解并全部歸納為公路暴走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