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潮流現象
??????? 很喜歡紅袖雜文類的子欄目——無心快語,讓我少些顧及地寫想說和想寫的事,比如說潮流。
??為了避勉閉門造車,所謂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我先到全球加盟網查了一下如今潮流給它本身的定義。對不起,有一個帖子徑直就說它沒定義,認為給潮流定義是老土。隨后我馬上又從更多的地方,查到了關于潮流的各種各樣的定義。
??我明白了。太多的定義展現的是潮流的各個方面。關健是,對潮流的感受和體會應該是因人而已。我也借機談談自己對潮流的看法。
??大興土木,一直在社會上形成潮流。一時間,不管如何的三令五申,也難以抑制全社會固定資產智慧之選規模增長過快的趨勢。利益驅動使太多基層單位的當權者樂此不疲。企業效益下降甚至于倒閉,在重大事故面前根本掛不上號。電視不斷報導,各地由于無人監管工程的偷工簡料,給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重大損失,令人觸目驚心。作生意造假成風,就看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須知央視的報導率是多少分之一啊?
???官場腐敗,歷朝歷代也成為潮流。不說別的,就說在酒桌上說話,頭頭兒之間稱兄道弟是常事。還有一句名言,就是四個字:在公在私。你要是喝多了,晃忽中還以為回到中華民國了呢!
??????? 潮流可謂比比皆是。你打開電視,經常看到幾個人,頭發弄得橫七豎八,古模怪樣地在舞臺上連蹦帶跳,是潮流。不唱歌說歌也是潮流。女主持從什么時候起,不說袒胸也露臂了。不論是哪兒出生的演員,自述起成長過程,在形容詞好字的前邊,幾乎都要加一個蠻字。好像北方的黑土地就不養人似的。表演就不叫表演,叫作秀。什么炫出你的風彩來。罵人的話上不了臺面,就改成“靠”。有人請飯叫飯局。吃飯不叫吃飯改成撮了。不像外祖母因為耳朵背,聽不懂尼龍襪的尼字,就叫魚龍襪,那是兩回事呀!
??還有一種潮流也是很惹眼的。那就是改革開放讓人們知道,外國的月亮是越來越圓了。女兒從國外帶回的漱口水,即好看味道又很特別,立即引起女同學的注意。于是,一大瓶碧綠色的液體,就萬里迢迢飛到了。還有那小女孩的內褲,像個眼罩,已經精減到只剩下一小片了,也立即受到國內女孩子的青睞。來自南韓的沒有袖子的質地上好的粉色風衣,穿在小侄女身上,不知又吸引了多少小男孩兒的眼球,我這當姑的就不能瞎說了。
非常感慨國人對外來東西的崇拜,但就是不學習人家努力鉆研的精神,或者說,即使有也就限于學一點皮毛。沒看去超市買回家的那包干醬,用起來,沾的滿手都是,又不好保管,幾十年如一日,沒有改變。變的是量越來越小,所謂的干醬也越來越不干。一包醬用到后,因為不好處理,只好忍痛割愛扔掉。不像人家南韓人,咖啡都能小包裝。說來說去,應該還是個技術問題。